產(chǎn)品搜索| Search
泊松比試驗
14.0.1本方法適用于測定混凝土的泊松比。
14.0.2試驗采用的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壓力試驗機:應符合本標準5.1節(jié)壓力試驗機的規(guī)定。
2試模:規(guī)格為f150mm´300mm。
3應變量測裝置,應符合本標準第9節(jié)“混凝土軸向抗拉強度和極限拉伸值試驗”;采用千分表或位移傳感器時應備有變形測量架,如圖14.0.2-1所示。試件的變形通過測量架傳遞到千分表或位移傳感器。測量架由上下兩個卡箍組成,其中一個卡箍(圖14.0.2-1中B)與試件固定,可采用三個緊固螺釘進行固定,另一個卡箍(圖14.0.2-1中C)由在直徑方向相對應的上下兩點與試件接觸以便上下自由轉(zhuǎn)動。在旋轉(zhuǎn)卡箍C的兩個支撐點中間采用一個樞軸桿(圖14.0.2-1中A)將用于測量橫向變形的中間卡箍與上下兩個卡箍之間保持固定的距離。在中間卡箍樞軸桿相反點安裝應變量測裝置,中間卡箍位移變化等于試件膨脹變形和樞軸桿帶動卡箍旋轉(zhuǎn)而產(chǎn)生的位移變化量,位移變化如圖14.0.2-2所示。如果樞軸桿和應變量測裝置到中間卡箍支撐點的垂直距離相等,試件的橫向變形等于測得變形量的一半。如果兩者之間的距離不相等則應按公式14.0.2-1計算試件的橫向變形。14.0.2-1變形測量架示意圖
d=er/(er+eg) (14.0.2-1)
式中:d¾¾試件橫向變形(10-6);
G¾¾由于試件產(chǎn)生的變形(10-6);
er¾¾從樞軸桿到中間卡箍兩個支撐點垂直面的距離(mm);
eg¾¾從計量器到旋轉(zhuǎn)卡箍兩個支撐點平面的垂直距離(mm)。
4應變片(長度一般應不小于骨料大粒徑的三倍)及502膠水等。
圖14.0.2-2位移示意圖
圖中:d¾¾由于試件產(chǎn)生的變形;
r¾¾由于樞軸桿帶動卡箍旋轉(zhuǎn)而產(chǎn)生的變形;
a¾¾測量位置;
b¾¾中間旋轉(zhuǎn)卡箍的支撐點;
c¾¾樞軸桿的位置;
g¾¾應變量測裝置讀數(shù)。
14.0.3 混凝土泊松比試驗步驟應按下列方法進行:
1按本標準4.1的有關規(guī)定制作試件。以四個試件為一組。其中一個測定軸心抗壓強度,三個測定泊松比。
2到達試驗齡期時,將試件從養(yǎng)護室取出,擦凈表面,量測斷面尺寸,用濕布覆蓋,以保持潮濕狀態(tài),并盡快試驗。
3將試件安放在試驗機的下壓板上,試件的中心應與試驗機下壓板中心對準。開動試驗機,當上壓板與試件快接觸時,調(diào)整球座,使接觸均衡。
4將千分表或位移傳感器固定在變形測量架上,標準試件的測量標距縱向采用150mm,由標距定位桿定位,橫向標距由試件中部緊固螺釘固定,變形裝置由然后將變形測量架通過緊固螺釘固定在試件中部。當采用電阻應變儀測量變形時,試件從養(yǎng)護室取出后,應盡快在試件兩側(cè)中間部位貼電阻片,橫向和縱向相互垂直。從試件取出至試驗完畢,不宜超過4h,并注意試件保濕。應提前作好變形測量的準備工作。
5開動壓力機,緩慢施加壓力,進行預壓,加荷速度為0.2MPa/s~0.3MPa/s,大預壓應力為試件破壞強度的40%(0.4fcc),反復預壓三次,在預壓過程中,觀察試驗機及儀表運轉(zhuǎn)是否正常,如有必要應予調(diào)整。
6試件經(jīng)預壓后,進行正式試驗,加荷速度與預壓相同,記下各荷載下的變形值,記錄的變形值不應低于6個。加荷應力達到極限破壞強度(fcc)的50%時,卸下量表,以相同的速度壓至試件破壞。
14.0.4混凝土泊松比試驗結(jié)果計算及確定應按下列方法進行:
泊松比應按下式計算(準確至0.01):
(14.0.4-1)
式中:m¾¾泊松比;
et2¾¾ 40%的極限破壞荷載時的橫向變形(10-6);
et1¾¾ 受荷變形50個微應變時應力下的橫向變形(10-6);
e2¾¾ 40%的極限破壞荷載時的縱向變形(10-6);
計算結(jié)果精確至0.01。
泊松比以三個試件測值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jié)果。單個測值與平均值允許差值為±15%,超過時應將該測值剔除,取余下二個試件測值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jié)果,如一組中可用的測值少于二個時,該組試驗應重做。
14.0.5混凝土泊松比報告內(nèi)容除應滿足本標準第3.4節(jié)要求外,尚應報告實測的混凝土泊松比值。